双喜临门里的双喜是从何而来?“囍”字又出自谁手?

“双喜临门”的典故是怎么来的?“囍”字出自谁手?

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家门前办喜事,门帘上会贴一对大大的囍字,看着很是喜气。到底这双喜字缘何而来呢?为啥是俩儿,其实这字后面曾经藏了一段姻缘佳话。

从喜字单独来说就有好兆头的意思,最常见的喜事有这些“久旱逢甘霖,他乡遇故知。洞房花烛夜,金榜题名时。”一般情况下,遇到一件已经是难得,一下子两件都遇到就更难得了。“喜上加喜”方得一双喜“囍”字,是否更容易联想到它和嫁娶这类事有干系呢?今天咱就来说说这“双喜临门‘’吧。

大家知道宋朝有名的政治家王安石吗?肯定是知道的吧,这双喜字就是由他那得来的。千万不要惊讶,这就是他题的字。这话还得从王安石参加科考说起,那年王安石进京城赶考,途中借宿马员外家里,那天他抬头正好看见了人家大门上悬挂了两只大红灯笼,只其中一只上提了一行字:“老马灯,灯老马,灯熄马不停。”这王安石一瞧,就知道是一幅对子,可惜没人对出下联来,思来想去,暂时也没想到合适的句子,于是就把这对联记下了,等以后再来题这字。

过不久,他入了围场参加会试,这天主考官见大厅的飞虎旗迎风翻卷,突然有了想法,便以旗出对,让学子即兴作答。主考官出的对是:“飞虎旗,旗飞虎,旗卷飞虎藏”。顿时台下一片哑然,此时王安石忽然想起马员外家高挂的那一半对联,遂立刻起来应对到:“老马灯,灯老马,灯熄马步停”。主考官见王安石才思敏捷,于是连夸了三字:“好!好!好!”。

考试结束,王安石收拾完于是往返家乡,途中再经过马家镇借宿,马员外亲自出门来迎接,见着王安石春风得意,心想他应该考得不错。于是指这门前灯笼上的半幅对联请他对。王安石谦虚地对员外道:“承蒙员外看得起后世,那我就献丑了。”员外道:“无碍”。于是王沉吟道:“飞虎旗,旗飞虎,旗卷飞虎藏”。马员外听后拊掌称赞。看着王一表人才又才智过人,真是喜出望外,便指责灯笼上的半幅对联说:“此乃吾家小女的择婿联,未曾想王公子竟然对出了下联,实乃天赐良缘,不知公子可愿迎娶小女?”

王安石已见过了如花似玉的马小姐,所以欣然应下这门亲事了,于是择日成婚。到了成婚当天,两新人正在举办仪式的时候,有官府的衙役来通报喜讯:“恭贺王安石大人金榜题名”。后衙役见着王安石正在拜堂,于是衙役又加了一句“王大人洞房花烛又金榜题名,真乃双喜临门啊,恭喜恭喜!”说完这话就喜滋滋地被带去领赏钱去了。

王安石听完道贺并且受到那句“双喜临门”的启发,拿过红纸笔墨大手一挥,在上面豪迈地写出来两个大大的“囍”字,让人贴在两扇大门上,以此来恭贺新“囍”,遂成就了一段良缘。再后来成婚贴双喜字也就成为了民间流传下的一种习俗,甚至流传到现在。

所以这“双喜临门”得益于“洞房花烛夜,金榜题名时”两件人生大事同时发生,但这种几率真的很低,由此才会被人们津津乐道。这双喜字还是“成婚”来用比较合适,两个喜字并列着更像是一对新人站立堂前,喜结良缘,成双成对。因而更适合做结婚用。所以看到“囍”字我们第一反应会是有人结婚了,而不是有人考上某某学校,哪怕是考上了,也不太可能用双喜字来表达这种喜悦之情。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,感谢阅读!

发布于:湖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