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王於章臺接見藺相如,藺相如奉璧予秦王。秦王喜形於色,將和氏璧傳給美人及左右觀看,這時左右皆呼萬歲。藺相如看出秦王無意將城池給予趙國,於是向秦王說和氏璧有瑕疵,想向秦王指出,並向秦王取回璧玉。藺相如在取回和氏璧後即站在大柱旁,向秦王說:“趙王在眾臣異議中仍力排眾議,接納臣之提議,因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,何況秦國為一大國!趙王為了保存秦趙之友好,在齋戒五日後使臣奉璧入秦。可惜秦王不但沒有給予趙國城池的打算,而且還將和氏璧傳給美人,實在是對臣的戲弄。”
說畢後,藺相如即作出撞柱的姿態,而秦王因為怕破壞了和氏璧,於是假意給予趙國十五個城池,但實際為全不可得到的地方。藺相如看穿了秦王的奸計,於是借故要秦王齋戒五日才奉上和氏璧,以拖延時間。就在這數天,藺相如派侍從攜璧返回趙國,自己留下應付秦王。
秦王在齋戒五日後,於大殿上設置九賓之禮,並傳召藺相如,藺相如應召上殿,並向秦王說:「秦國自秦繆公以來二十餘位君主,並未有信守誠諾者。因此臣誠恐秦王欺騙趙國,已命人持璧歸趙。秦強而趙弱,如果大王先割十五城予趙國,再派遣一位使者至趙國,趙國立即交出和氏璧。臣知道欺騙大王之論罪當誅,所以臣請赴湯鑊之刑,並不會有任何異議。」秦王與其群臣只得苦笑,這時左右之人正想將藺相如帶去行刑。但秦王卻制止,認為殺了藺相如也不會有大作用,不如放了他,保存秦趙之間的友誼。因此藺相如成功完璧歸趙。
藺相如歸國後,趙王認為他不辱使命,保存了趙國的體面,於是封其為上大夫。最終,秦國不給予趙國城池,趙國亦不給予秦國和氏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