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郡谢氏

西周末年,周宣王封申伯於謝邑(即今河南南陽一帶),建立申國,申国被楚國滅亡後,後申伯子孫以「謝」為氏。

三國時,太學生謝纘在曹魏司馬懿部下任典農中郎將,遷居陳郡陽夏縣都乡吉迁里(今河南省太康县),遂以陈郡为郡望。

西晉時,謝纘之子謝衡為國子祭酒。东晋初年,謝衡之子谢裒为儿子谢石向琅琊诸葛氏求婚,被诸葛恢拒绝,可見陳郡谢氏在东晋初年还只是一个普通士族。直至谢万出仕,掌握了豫州之后,方才开始崛起,可谢万也被阮裕鄙视,称其为暴发户[2],直到淝水之战,谢氏所领北府兵以少胜多后,东晋政府追论功绩,追封谢安为庐陵郡公,封谢石为南康郡公,谢玄为康乐县公,谢琰为望蔡县公,陈郡谢氏一门四公,奠定了一流士族的地位。

陈郡谢氏的主要功绩,为領導北府兵,淝水之战之中以少胜多,打敗了前秦苻堅,保全了东晋江山。淝水之战之后,谢氏子弟开始隐退,较少参與實際政治。但仍旧保持了最高门第的地位不坠。自东晋至蕭梁(317年-557年),谢氏共有13代、100余人见于史传,其门第之高,连皇帝有时也不得不借助于他们的影响力。谢氏拥有大量资产,子弟也大多才华出众,被视为士族领袖,前后一百餘年。